西藏阿里转山一日往返之间
很久之后的今天,说起那次去西藏阿里的转山回忆。说来惭愧,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居然因为和一位日本青年的暗中较劲,才有了第一次的转山经历。(以前旅游走新藏线时路过神山就有转山念头,因雪大未果。)
2006年8月初,我从新疆喀什的开源市场买了20多吨建材,在新藏线上走了8天7夜,终于在11号晚上赶回阿里神山脚下的塔尔钦。第二天卸货时,两位藏族工人和我说起前几天的一件事:他们陪一位日本青年去转神山冈仁波齐峰,那位日本人一天就“郭达”(转山)下来了。藏族人竖着大拇指“要过渡,要过渡”地称赞。在他们看来,除了当地藏族背夫,一般人是不可能一天就转完55公里高海拔山路的。卸完货去一个内地人开的饭店吃饭,老板居然也和我说起日本人的事情:那天傍晚9点左右,一位能说几句汉语的23岁日本青年,摇摇晃晃走进来吃饭,说是早上去转山,走了16个小时,刚回来,累死饿死了。老板极其佩服地点着头:“了不起!厉害!厉害!”。自打小时候搬个小板凳去大队放映场看过模模糊糊的黑白片《敌后武工队》,我对日本人就亲热不起来。打断老板的话,我说:“你明天傍晚给我留个大腕面,多留点牛肉,我转山回来吃。”老板笑笑没说话。
回来后找到藏族工人,告诉他们第二天休息,有没有想去“郭达”的?当即有一对藏族小夫妇和一个叫“乐桑”的工人说去。我说想和他们一起“郭达”。他们看着我直摇头。我用知道的几个藏语单词费力地和他们沟通了半天,才弄明白意思:他们几年来一直在塔尔钦给转山的人当背夫,自己单独转山,都是一天就转完的。如果带我走,他们就要在半路住宿,要花钱的。我让他们别担心:如果路上跟不上他们,那他们带我到半路住宿的地方就可以先走。要是他们想住,我付钱。话说到这份上,他们也没拒绝的理由了,约好第二天凌晨4点半出发。
第二天4点半起床,15分钟之内洗脸刷牙吃完东西。5点左右,他们3个人来了(和牧区的藏族同胞约时间最好提前半小时,他们对时间的观念不怎么强)。天还很黑,我们打着手电出发往西走。
3个藏族同胞边走边唱《姑娘走过的地方》,后半段汉语歌词我也能唱,跟着哼起来。走过一个有不少玛尼石堆着的山坡,我们转入了拉曲峡谷。走不多远,见到了神山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双腿佛塔”(据说与佛无缘的人是走不过这座佛塔的)。天还很黑,旁边的情况看不清楚,我跟着他们埋头赶路。过大经幡旗杆的时候,乐桑特意停下来告诉我:这就是每年藏历4月15要举行换经幡活动的地方,那时会有上万人来观看。因为要赶路,我们只停了一小会就走了。
大家边唱边走,他们给我吃风干牛肉,我给他们吃巧克力,走得比较轻松。天渐渐亮起来。我们的右边是又高又陡的峭壁,风化的岩石上面光光的没一根草,有瀑布如白练般垂下却听不到水流冲击地面的声音。我们的左边是一条河流,水有些浑浊。过曲谷寺的时候,我们没过去,径直往前走了。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赶上了一帮美国人,又超过了几个韩国的和内地的。看来早起还有更勤人啊!走了近5个小时,我们看到了止热寺,也没进去,只是在路旁的帐篷里买了方便面吃了。3个藏族同胞的鞋子都湿了,我穿的是皮靴,重,但防水。不过走了这么多路,大家都不觉得冷。我们又喝了一壶酥油茶,出发。
走过一座木头桥,接下来是转山最艰苦的一段路了,我们要翻过近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路越来越陡峭,乐桑还是很轻快,但另一位叫普布的男同胞明显开始放慢脚步,倒是他老婆经常要等他一会。我比普布稍快点,但和乐桑比差多了。我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一只黄黄胖胖的动物,它四脚朝天躺着晒肚皮。我好奇地走过去,它一动不动,及至近了,它很敏捷地翻身,一下就窜进石头下的洞里去了,原来是一只大旱獭。乐桑说藏族人管它叫“汽巴”。前面的路上有很多衣服,不少转山的人特意带来衣服放在这里,这是轮回之地啊!能走到这里,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我给大家发了几块巧克力,休息一会继续走。离山口越近感觉越吃力,每走几十步我都要停下来喘气。歌是早不唱了,脑子空空的只盯着山口。路上转山的人很多,还有很多马匹和驮东西的牦牛,以及那些转山藏狗(不用怕,人转山狗也转山,是这的一大特色,吃东西的时候给它丢一点就可以了,不惹它也不会咬你)。现在藏族同胞的优势很突出,走得轻快的无一例外都是他们,别的都是步履维艰,走走停停。漂亮的景色交给相机,我节约着每一点体力往山口移动。
喝完最后一滴矿泉水,终于到达布满经幡的山口。我们4个人(主要是为我能这么快上来)都很激动。我给他们每个人留影,又请一位英国女郎给我们合影。晴朗的天空下起雪来,乐桑催着我赶快走,说慢了回去天就黑了。
下山的路同样陡,走起来很容易摔跤。我看路旁有台阶一样的石块延展下去,干脆就从石块上一步一步往下跳(以前在单位打篮球后卫,没想锻炼出来的弹跳力还在这用上了)。我是第一个到达山脚的,运气不错——刚到山脚下的帐篷边,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上乐桑他们听我说没带任何雨具,早就说我今天肯定要被淋湿)我在帐篷里等乐桑他们,还好他们都带雨披了,基本没事。
躲了一个多小时的雨,太阳出来了。我们沿着长满青草的沼泽艰难行进。感觉是翻不完的山,趟不完的河。就在我们走到第二个路旁帐篷的时候,又下起了大雨。神山保佑——我们又躲过了。
最后3公里路是对我意志的考验——我能看到塔尔钦自己正在建造的房子了,可由于靴子把我的脚趾磨破流血,有点痛。我让乐桑和普布他们先走(真佩服普布老婆!),自己一步一步挪回到边防派出所旁张医生的房子。灌下张医生端过来的一壶开水,简单处理伤口后。我去昨天的饭店吃面。
老板客气地问我:今天在工地上怎么干这么累啊?看你走路都迈不开步了。我看看他挂着的时钟——8点整(除去躲雨的2个半小时,我转山实际用时12个半小时左右),告诉他:我刚转山回来。老板不信:怎么可能?我挺挺胸:和那日本青年一样年龄的时候,我可以再转半圈。
走出饭店的时候,我想起读小学的儿子写作文用了N遍的结尾: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格外的灿烂。(8月的神山,天要10点半才黑)
后记:冈仁波齐峰是西藏人们公认的、最著名的神山。它不仅是佛祖的道场,也是印度教中法力最大的大神的殿堂,是4大教公认的“世界中心”。它至今是一座无人登顶(应该说是没人敢登顶比较合适)的“万山之王”。每年去转山的各国信徒和探险家络绎不绝。但由于以前道路艰险,宣传不够,所以一般的内地游客反而比较少。
转山一般都住塔尔钦(这是政府公布的地名,以前也有攻略称大金或塔青的。),这能清楚地看到神山正面(不象有些攻略上说的看不到神山——有雾除外)。转山之前要准备雨具和吃的,(推荐带点去年开张的《百味轩》饭店里微辣的香肠腊肉,路上吃起来比较开胃。)特别要多带点矿泉水,本人就是在后半程都喝山泉水,差点闹肚子。神山的东西都比较贵,游客可在拉萨或狮泉河预带点。
转山最好找懂点汉语的又比较忠厚的背夫,价格以往一般80元每天。本人可以无偿提供帮助。(大多是以前和我一起盖房子的工人,如果他们都上山,那我就不敢乱介绍了,望谅!)
2006年8月初,我从新疆喀什的开源市场买了20多吨建材,在新藏线上走了8天7夜,终于在11号晚上赶回阿里神山脚下的塔尔钦。第二天卸货时,两位藏族工人和我说起前几天的一件事:他们陪一位日本青年去转神山冈仁波齐峰,那位日本人一天就“郭达”(转山)下来了。藏族人竖着大拇指“要过渡,要过渡”地称赞。在他们看来,除了当地藏族背夫,一般人是不可能一天就转完55公里高海拔山路的。卸完货去一个内地人开的饭店吃饭,老板居然也和我说起日本人的事情:那天傍晚9点左右,一位能说几句汉语的23岁日本青年,摇摇晃晃走进来吃饭,说是早上去转山,走了16个小时,刚回来,累死饿死了。老板极其佩服地点着头:“了不起!厉害!厉害!”。自打小时候搬个小板凳去大队放映场看过模模糊糊的黑白片《敌后武工队》,我对日本人就亲热不起来。打断老板的话,我说:“你明天傍晚给我留个大腕面,多留点牛肉,我转山回来吃。”老板笑笑没说话。
回来后找到藏族工人,告诉他们第二天休息,有没有想去“郭达”的?当即有一对藏族小夫妇和一个叫“乐桑”的工人说去。我说想和他们一起“郭达”。他们看着我直摇头。我用知道的几个藏语单词费力地和他们沟通了半天,才弄明白意思:他们几年来一直在塔尔钦给转山的人当背夫,自己单独转山,都是一天就转完的。如果带我走,他们就要在半路住宿,要花钱的。我让他们别担心:如果路上跟不上他们,那他们带我到半路住宿的地方就可以先走。要是他们想住,我付钱。话说到这份上,他们也没拒绝的理由了,约好第二天凌晨4点半出发。
第二天4点半起床,15分钟之内洗脸刷牙吃完东西。5点左右,他们3个人来了(和牧区的藏族同胞约时间最好提前半小时,他们对时间的观念不怎么强)。天还很黑,我们打着手电出发往西走。
3个藏族同胞边走边唱《姑娘走过的地方》,后半段汉语歌词我也能唱,跟着哼起来。走过一个有不少玛尼石堆着的山坡,我们转入了拉曲峡谷。走不多远,见到了神山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双腿佛塔”(据说与佛无缘的人是走不过这座佛塔的)。天还很黑,旁边的情况看不清楚,我跟着他们埋头赶路。过大经幡旗杆的时候,乐桑特意停下来告诉我:这就是每年藏历4月15要举行换经幡活动的地方,那时会有上万人来观看。因为要赶路,我们只停了一小会就走了。
大家边唱边走,他们给我吃风干牛肉,我给他们吃巧克力,走得比较轻松。天渐渐亮起来。我们的右边是又高又陡的峭壁,风化的岩石上面光光的没一根草,有瀑布如白练般垂下却听不到水流冲击地面的声音。我们的左边是一条河流,水有些浑浊。过曲谷寺的时候,我们没过去,径直往前走了。路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赶上了一帮美国人,又超过了几个韩国的和内地的。看来早起还有更勤人啊!走了近5个小时,我们看到了止热寺,也没进去,只是在路旁的帐篷里买了方便面吃了。3个藏族同胞的鞋子都湿了,我穿的是皮靴,重,但防水。不过走了这么多路,大家都不觉得冷。我们又喝了一壶酥油茶,出发。
走过一座木头桥,接下来是转山最艰苦的一段路了,我们要翻过近5700米的卓玛拉山口。路越来越陡峭,乐桑还是很轻快,但另一位叫普布的男同胞明显开始放慢脚步,倒是他老婆经常要等他一会。我比普布稍快点,但和乐桑比差多了。我在路旁的一块大石头上发现一只黄黄胖胖的动物,它四脚朝天躺着晒肚皮。我好奇地走过去,它一动不动,及至近了,它很敏捷地翻身,一下就窜进石头下的洞里去了,原来是一只大旱獭。乐桑说藏族人管它叫“汽巴”。前面的路上有很多衣服,不少转山的人特意带来衣服放在这里,这是轮回之地啊!能走到这里,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我给大家发了几块巧克力,休息一会继续走。离山口越近感觉越吃力,每走几十步我都要停下来喘气。歌是早不唱了,脑子空空的只盯着山口。路上转山的人很多,还有很多马匹和驮东西的牦牛,以及那些转山藏狗(不用怕,人转山狗也转山,是这的一大特色,吃东西的时候给它丢一点就可以了,不惹它也不会咬你)。现在藏族同胞的优势很突出,走得轻快的无一例外都是他们,别的都是步履维艰,走走停停。漂亮的景色交给相机,我节约着每一点体力往山口移动。
喝完最后一滴矿泉水,终于到达布满经幡的山口。我们4个人(主要是为我能这么快上来)都很激动。我给他们每个人留影,又请一位英国女郎给我们合影。晴朗的天空下起雪来,乐桑催着我赶快走,说慢了回去天就黑了。
下山的路同样陡,走起来很容易摔跤。我看路旁有台阶一样的石块延展下去,干脆就从石块上一步一步往下跳(以前在单位打篮球后卫,没想锻炼出来的弹跳力还在这用上了)。我是第一个到达山脚的,运气不错——刚到山脚下的帐篷边,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上乐桑他们听我说没带任何雨具,早就说我今天肯定要被淋湿)我在帐篷里等乐桑他们,还好他们都带雨披了,基本没事。
躲了一个多小时的雨,太阳出来了。我们沿着长满青草的沼泽艰难行进。感觉是翻不完的山,趟不完的河。就在我们走到第二个路旁帐篷的时候,又下起了大雨。神山保佑——我们又躲过了。
最后3公里路是对我意志的考验——我能看到塔尔钦自己正在建造的房子了,可由于靴子把我的脚趾磨破流血,有点痛。我让乐桑和普布他们先走(真佩服普布老婆!),自己一步一步挪回到边防派出所旁张医生的房子。灌下张医生端过来的一壶开水,简单处理伤口后。我去昨天的饭店吃面。
老板客气地问我:今天在工地上怎么干这么累啊?看你走路都迈不开步了。我看看他挂着的时钟——8点整(除去躲雨的2个半小时,我转山实际用时12个半小时左右),告诉他:我刚转山回来。老板不信:怎么可能?我挺挺胸:和那日本青年一样年龄的时候,我可以再转半圈。
走出饭店的时候,我想起读小学的儿子写作文用了N遍的结尾: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格外的灿烂。(8月的神山,天要10点半才黑)
后记:冈仁波齐峰是西藏人们公认的、最著名的神山。它不仅是佛祖的道场,也是印度教中法力最大的大神的殿堂,是4大教公认的“世界中心”。它至今是一座无人登顶(应该说是没人敢登顶比较合适)的“万山之王”。每年去转山的各国信徒和探险家络绎不绝。但由于以前道路艰险,宣传不够,所以一般的内地游客反而比较少。
转山一般都住塔尔钦(这是政府公布的地名,以前也有攻略称大金或塔青的。),这能清楚地看到神山正面(不象有些攻略上说的看不到神山——有雾除外)。转山之前要准备雨具和吃的,(推荐带点去年开张的《百味轩》饭店里微辣的香肠腊肉,路上吃起来比较开胃。)特别要多带点矿泉水,本人就是在后半程都喝山泉水,差点闹肚子。神山的东西都比较贵,游客可在拉萨或狮泉河预带点。
转山最好找懂点汉语的又比较忠厚的背夫,价格以往一般80元每天。本人可以无偿提供帮助。(大多是以前和我一起盖房子的工人,如果他们都上山,那我就不敢乱介绍了,望谅!)
- 上一篇:给自己心灵的一次藏地解脱之旅
- 下一篇:藏北大草原上的人生启示
- 图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