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的网站!
西藏青年国际旅行社
客服电话:0891-6330891
联系手机:136 2891 7887 (7天*12小时咨询电话)
标准化是西藏农牧业生产的前提
时间: 2008-11-20 来源: 西藏旅游网 作者: Tibettour 字体 [ ]
  目前,西藏农牧业生产正处于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型转变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客观上要求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渗透科学技术,在整个产业链进行技术集成,在生产的全过程实现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是集约化的基础,是产业化的前提,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必须依靠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农畜产品优势产区,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实用技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牧业,是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必然要求。

  实施标准化的措施和区域

  健全农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应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相关事业单位作为技术支撑,形成自上而下的通畅管理与运行体制;同时,要组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专门负责标准化的技术工作。

  完善农牧业标准体系。针对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首先应抓紧制定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草原生态保护、投入品使用等标准,作为国家、行业标准的补充。

  加强宣传与培训。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大力宣传,充分发挥科研、教学和各级技术推广机构的作用,广泛开展农牧业标准化的培训工作。

  搞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强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在已经确定的八个优势产业带建设农畜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在农(兽)药、饲料和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逐步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促进标准化生产。

  鼓励企业认证。目前,在我国农牧业中,体系认证主要有ISO、GAP、HACCP、GMP;产品认证主要有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要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企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相应的认证。

  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可以先从比较成熟的大宗农畜产品开始,在市场准入的初期先从比较容易管理的超市和批发市场开始,然后稳步推进。

  按照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目标要求,重点在藏西北绒山羊产业带、藏东北牦牛产业带、藏西绵羊产业带等八个产业带实施标准化。

  西藏的分散种植(养殖)占大多数,给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带来困难,所以,首先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组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生产单位作为标准化实施和推广的载体,形成几种类型,即“规模种植(养殖)企业(或个人)+标准化”,“龙头企业(主要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养殖)基地+标准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标准化”等。

  为推进标准化提供制度保障

  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畴。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农牧业标准化的领导,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同时要使标准化实施载体即企业、农民和种植(养殖)户真正受益,逐步使其能够自觉地运用标准化组织生产。

  加强技术研究机构建设,整合资源和技术力量。要进一步加强西藏现有的农牧部门、科研、教学单位内部研究机构技术力量,针对西藏特色农牧业标准化进行深入研究。

  加强农牧业标准化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逐步建立自治区、地区(市)、县级农牧业标准化队伍。同时,根据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加强队伍培训。

  制定适合西藏特点的扶持政策。要严格落实中央制定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和标准化养殖小区政策,同时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补助力度,制定对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制度,引进龙头企业和区外民营资本来西藏投资建厂。

  纳入政府预算,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在标准的制修订、标准的研究、标准化示范、技术标准的培训等工作方面增加投入。同时要在研究、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西藏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需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的长效工作机制。